动、静设备的不同巡检要点及设备零故障管理 | |
来源:[] | 发布时间:2024-12-19 09:04:42 | |
1、一般的"跑'冒'滴'漏"问题; 2、检查设备的基本仪表参数是否正常,如:压力、电流、温度、流量、振动、油位等; 3、重要设备的连接部分检查:如减速机的联轴器,以及减速机的声音,润滑油的位置和润滑油的油脂情况,减速机的底脚螺栓是否松动等; 4、有无违规操作情况; 5、设备交接班的情况了解。 对于动设备: 1、采取一看、二听、三触摸等检查手段; 2、一看:看其运行状况及相关指示仪表的状态显示(压力、温度、油位、电流等); 3、二听:听其运转的声音,是否有异常的声响; 4、三触摸:感觉设备运转的振动情况是否异常,可结合相关的测量仪器等(测振仪)。 对于静设备: 1、主要是检查其外观; 2、连接部件的完好性; 3、相关仪表(现场仪表)的运行情况; 4、跑、冒、滴、漏等情况。 动静设备巡检的不同之处: 静设备:简单说就是看与平时有没有什么不一样的,可能通过一个很小的异点就能发现一个事故隐患。 动设备:主要听一听声音与平时有什么不一样,在岗位呆时间长了都明白这一点很容易办到,因为天天听对设备正常运行的声音非常熟悉,一旦运转有问题声音肯定不一样。还有要看看润滑油位,看看轴承几个主要控制点的温度(可经常与集控室联系进行确认)。 1.设备零故障的概念 简单地说,设备零故障就是在设备故障发生之前,运用适当的维修方式检修设备,消除故障隐患和设备缺陷,使设备始终处于完好工作状态。 对于零故障概念的理解,应注意: (1)零故障并非设备真的不会发生故障,而是全力杜绝故障的发生,维持稳定的生产秩序。 (2)零故障是一个系统性的概念,单台设备实现零故障并不难,但是如何使它的停机检修对生产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点,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,必须综合考虑生产设备的整体状况和生产系统的综合经济效益。 (3)零故障概念的核心是杜绝计划停机和紧急维修。非计划停机和紧急维修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,有时后果非常严重。 2.设备故障发生的原因和设备故障模式 设备故障的原因很多,分类方法也很多,以下仅从几个方面简单讨论。 ①从设备使用周期看设备故障 可以分为两类: 先天性故障——由于设计、制造不当造成的设备固有缺陷引起的故障。 使用性故障——由于安装维修、运行操作、设备自然劣化等因素引发的故障。 ②设备故障的人为因素 严格来讲,设备的先天性故障是人为因素故障,它除了与设计制造者的水平、责任心有关外,还受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性制约。 设备运行后,精心操作和日常管理成为最主要的人为因素。古云:“祸固多藏于隐微,而发于人之所忽者也”。 ③设备故障模式 设备故障模式主要由浴盆曲线体现,不同的设备,具有不同的故障模式,因此在实践中药认真研究具体设备的特定故障模式、特点,并相应采取不同的维护、保养和检修方式。对早期故障,应深入研究各种故障症状、追究剖析设备事故原因,制定相应对策和措施。在设备磨耗期,应避免意外突发故障,要加强TPM(全员生产维修),广泛应用各种监测技术手段,了解掌握设备运行趋势,进行设备劣化倾向管理。 3.设备零故障管理的维修方式分析 对于生产流程的设备来说,事后维修是不可取的。因此,零故障管理下的维修方式,有以下几个方面:预防性维修(也称定期维修)、预测维修、主动性维修(也称改善性维修)。 以上三种维修方式,构成了可靠性维修[1](RCM)的基本框架,其对比分析见表1。总之,零故障管理的维修方式就是要解决“何时修,如何修”的问题。 4.实现设备零故障途径的讨论 设备故障管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,其管理过程是全方位的。它要求全员参与(从主管到操作工、维护工)、全过程体现(设备管理的各个阶段)。实现设备零故障管理的过程,也是完善企业文化建设的过程。实现设备零故障途径从以下几方面讨论。 ①通过减少设备缺陷来减少故障发生的概率 设备缺陷引发设备故障,设备故障引发设备事故。“千里之堤,毁于蚁穴”,实现设备零故障要从减少设备缺陷开始。 减少设备缺陷的基本活动是: 5S活动: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; 6S活动:整理、整顿、清扫、清洁、素养、安全; 8字方针:整理、整顿、润滑、调整。 ②标准化 减少缺陷的活动是一个上升的过程,要达到理想状态,必须建立标准化的作业文件,标准化是前述活动的基础,是一切管理工作的灵魂。标准化的过程是一个从小到大,从简单到复杂的过程,不可能一步到位,标准化文件需要不断修订完善。 ③推行TPM和RCM 事实上,前述减少缺陷的基本活动和标准化工作,正是TPM的精髓,它以全员参与为最重要特征。RCM,见表1。它以预防性维修为出发点,根据设备状态监测的结果安排计划检修,以达到最高的设备利用率和最低的维修费用。 ④强化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,这是避免设备故障和突发事故的有效手段。现阶段,对于中天钢铁公司来讲,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工作应重点做好: (1)继续完善设备科点检——工段点检两级监测网,推行定量点检,把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真正推广到工段班组和一线人员,这是实现设备零故障的关键。 (2)形成标准化的设备状态监测和故障简易诊断操作文件。 (3)加强关键设备的网络化在线监测诊断,大力推广网络化在线监测技术的应用,及早发现设备隐患、避免恶性设备事故的发生。 (4)重视诊断技术人员的培养。 ⑤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,全方位关心职工 从月度设备故障看,因“操作不当”和“维护不周”造成的设备故障,占月度设备故障的1/3,甚至更高。 为什么? |
|
上一篇:中金公司:耐高温复合材料为飞行器热结构关键材料 行业需求有望快速释放 下一篇:化工企业隐患排查八大清单:从生产设备到工艺检修 |